佛光答客問
一、國際佛光會是何時成立?
中華佛光協會成立於一九九一年二月三日,之後陸續在世界各地紛紛成立分會。在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六日,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於美國洛杉磯正式成立。
二、國際佛光會是何種性質的團體?
國際佛光會是人間佛教、生活佛教的一種制度化的體現。他是僧信七眾弟子共有的團體,從寺廟的法會修持到整個社會公益活動的參與,從佛教徒的團體組織到所有宗教徒的交流來往。佛光會以宗教性格,加上教育性、文化性使得信仰堅定,更對人類有使命感,也因此更超越。
三、國際佛光會的目標是什麼?
讓會員的信仰昇華。
讓會員走向正信之道。
讓會員有更多參與佛教活動的機會。
讓會員從參與服務中廣植福德。
讓會員的生活領域更加寬闊。
讓會員的眼界更加遼闊。
讓會員擁有更多的友誼。
讓會員擁有更多的關懷。
讓會員從中獲得更多的支援。
讓會員在修行道上獲得正確的指標。
四、參加國際佛光會可享受那些權益?
對本會有選舉權及被選舉權、發言權及表決權。
參加本會所舉辦的各種活動及講習會。
協助處理婚喪喜慶事宜。
協助解答各種疑難問題。
透過檢定後,可聘為佛教之檀講師。
五、參加佛光會應盡的義務有那些?
肯定及認同國際佛光會的宗旨與目標。
護持本會的組織與活動。
參加開會並繳會費。
六、什麼是佛光會員覺悟的生活?
要自己承擔。
要隨緣放曠。
要明白自己。
要珍惜生活。
七、國際佛光會未來的展望是什麼?
世界觀:讓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常流五大洲。
人間性:把佛法由寺廟帶到社會,走入家庭,落實人間。
慈悲心:帶動信徒參與佛學講座、經論研究、社會慈善服務、文化教育等活動,從僧眾的帶動,到信徒的活躍,給信眾更多的籌劃參與機會。
正覺智:提昇學佛者的深度與廣度,在自學上獲得學習機會,同時更能接引大眾、福利人群,完成從自學到利他的菩薩道業。
八、怎樣成立佛光協會或分會?
成立佛光會的八個階段:
先在當地認識朋友,從相處交談中,達到認同。
家庭普照。
舉辦佛學講座。
舉行家庭共修。
確定會務幹部,開始召募會員。
成立籌備會。
舉辦講習會,談理念、目標、想法。
召開成立大會。
九、參加國際佛光會需具備何種條件?
凡認同本會「人間佛教」、「生活佛教」理念,而已皈依三寶之正信僧俗男女七眾弟子,皆可申請入會。
十、參加國際佛光會需要吃素嗎?
不一定。
十一、國際佛光會以何為主要會務內容?
以教育培養人才。
以文化弘揚佛法。
以慈善福利社會。
以共修淨化人心。
十二、非佛教徒能參加國際佛光會嗎?
國際佛光會是一個超越地域、宗教、僧信的佛教組織,皈依三寶的佛教徒才能參加為正式的會員。但是其他宗教的教徒,可以參加成為本會的「佛光之友」。
十三、國際佛光會的會員應有什麼修持?
吃飯前合掌念四句偈: 「慈悲喜捨遍法界,惜福結緣利人天,禪淨戒行平等忍,慚愧感恩大願心。」
平時修持佛光三昧:(詳見佛光三昧修持法一文) a. 拜願法:一拜一願,每日禮佛十二拜,每拜稱念各種偈文。 b. 念佛法:以歡歡喜喜、悲悲切切、空空虛虛、實實在在等四種心來念佛。 c. 禪觀法:先於佛前發願,再行禪坐觀想。 d. 實踐法:從日常生活中,徹底實踐發願、淨行、懺悔、迴向等四個法門。
十四、參加國際佛光會之後,可以參加其他寺院的法會活動嗎?
個人可以參加其他的法會或活動,但是佛光會會員三人以上欲參加其他寺院活動時,必須穿著佛光會服。
十五、如何接引他人加入國際佛光會?
接引新人參加佛光會舉辦的活動,從活動中來認識佛光會,與佛光會接心。
舉辦家庭普照、座談會,為佛光會做說明會。
展現會員應有的樂觀、進取、親切、慈悲的精神,是接引新會員的最好辦法。
十六、何謂人間佛教?
國際佛光會所推動的人間佛教,是以阿含經中佛陀出世於人間,成道於人間,弘化於人間的思想為宗旨,以出世的心性,做入世的事業,積極進取地從事佛教文化、教育、慈善、弘法的事業,轉娑婆穢域為人間淨土,達到「生活佛法化,佛法生活化」的目標。
十七、如何成立團體會員?
佛教寺院、學院、文化社團暨其他公私立機關學校或團體,認同本會人間佛教的宗旨,均可參加佛光會成為團體會員。
索取入會申請書,填具各項資料: a. 具名團體名稱及通訊處。 b. 團體會員須有負責人一名、會員四名。 c. 經由兩名具有佛光會會員資格者介紹。
繳納會費。
支持佛光會做弘法利生事業,建設人間淨土及圓滿一切眾生成佛的使命。
十八、會員之間如何聯誼?
在繁忙的工商社會中,會員難得見面,應如何彼此聯誼、認識?
從活動中彼此聯誼: 各協會或分會依照當地會員的需要,舉辦各種有關教育、娛樂、親近三寶等活動,使會員在活動中能彼此聯誼。
從道情中彼此關懷: a. 經常舉辦家庭普照,尤其對於新加入的會員應當眾予以介紹,更應該主動付出關懷,把佛法的溫暖帶到會員家中。 b. 成立助念團,協助會員辦理婚喪喜慶等各種事宜
十九、會員們如何舉辦婚喪喜慶?
佛光協會或分會會長,以關懷所屬會員為主,遇有會員婚喪喜慶,應主動代與當地道場連絡,禮請法師祈福祝禱。
遇有婚喪喜慶,協會或分會會長應發動會員們主動前往助念,並不得收取任何紅包供養。
會員們可以彼此參加婚喪喜慶及助念,但不得自作經懺佛事或法會。
協會或各地分會遇當地會員有婚喪喜慶事宜,可以協會或分會名義致贈花籃、輓聯或儀禮,以示關懷之意。
二十、我參加了佛光會,要做些什麼?
參加了佛光會,要接引新會員,對佛教要有堅定的信仰,並且護持佛教心不退轉,奉持佛陀慈悲平等的教化,福慧修持、精進不懈,有智慧地去行善助人,參與佛光會所舉辦之各項活動。
二十一、國際佛光會可以舉辦那些活動?
推動佛學研究,闡揚佛法義理,自利利人,自覺覺他。
支持佛教文化事業,透過文學藝術譯介古典經籍,普及佛教資訊傳播。
舉辦社會文化、慈善、服務工作,導正社會風氣,擴大教化功能。
輔助興辦佛教教育,樹立佛教教育制度,提昇佛教教育質量,培植佛門優秀人才。
成立國際組織,舉辦國際學術活動,實現「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長流五大洲」的偉大理想。
二十二、如何是佛光人真正的富有?
外財與內財兼具。
接受與施捨並行。
擁有與享有同有。
知識與信仰同重。
二十三、佛光會員應力行的八要為何?
要尊敬三寶,皈依三寶。
要正知正見。
要定時定課一柱香。
要明白規章。
要奉行偈語。
要參加聚會。
要熱心會務。
要和合會員。
二十四、如何成就佛光會員的美滿生活?
節制的感情生活。
合理的社會生活。
正常的經濟生活。
德化的宗教生活。
二十五、何謂佛光會員的自在生活?
對感情不執不捨。
對五欲不拒不貪。
對世間不厭不求。
對生死不懼不迷。
二十六、佛光會員應如何修道?
要學習接受─這是自我充實之道。
要想當然爾─這是自我安住之道。
要凡事忍耐─這是自我快樂之道。
要讚美別人─這是自我結緣之道。
二十七、佛光會員如何增進人生幸福之道?
不計較不比較 (平等觀)。
不怨天不尤人 (因果觀)。
不侵犯不推諉 (道德觀)。
不貪求不瞋怒 (修養觀)。
不自卑不懊喪 (戰鬥觀)。
不邪見不妄動 (禪定觀)。